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

雨打芭蕉闲听雨全诗是什么?

雨打芭蕉闲听雨全诗是什么?
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

“雨打芭蕉闲听雨”并非出自古诗,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是葛芳的文章《听雨落》,

原文如下:

雨打芭蕉闲听雨。

这样的闲情可不止大才女李清照喜欢,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里,谁又不想偷得浮生半日闲呢?

在下着雨的午后时光,慵懒地倚在窗前,看着雨滴一声声“嘀嗒嘀嗒”地打在芭蕉叶上,碧绿肥硕的叶片被雨水洗刷地油亮油亮的,生机盎然。

很明显这句雨打芭蕉闲听雨是从李清照的《添字丑奴儿·窗前谁种芭蕉树》一词改编而来,但是李清照并非闲听雨,而是在雨打芭蕉的夜晚引起绵长的愁绪,反侧难眠泪如雨下。

窗前谁种芭蕉树,阴满中庭。阴满中庭。叶叶心心,舒卷有馀清。

伤心枕上三更雨,点滴霖霪。点滴霖霪。愁损北人,不惯起来听。

雨打芭蕉闲听雨全诗是什么?

而后来又被朱素荣的文章引用“秋天的雨清凉舒爽,却在寂寥中夹杂了“雨打芭蕉闲听雨,道是有愁又无愁”的情调,继而生发出一层淡淡的忧伤和孤寂”。

芭蕉在古诗中多代表孤独,离愁,而古诗中芭蕉和雨一起写,更多的是写的心碎和忧愁。

点滴芭蕉心欲碎,声声催忆当初。.....幽窗冷雨一灯孤。料应情尽,还道有情无?

纳兰性德的《临江仙·点滴芭蕉心欲碎》窗外雨滴落在芭蕉上的声音,把诗人思绪点燃,带进那无尽的回忆中去。全文也将诗人内心的哀愁与对妻子的无比怀念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。

何处合成愁。离人心上秋。纵芭蕉不雨也飕飕。都道晚凉天气好,有明月、怕登楼。

宋代吴文英的《唐多令·惜别》“纵芭蕉不雨也飕飕”是说,虽然没有下雨,但芭蕉也会因飕飕秋风,发出凄凉的声响。这分明想告诉读者,先时有过雨来。而起首愁生何处的问题,正由此处蕉雨惹起。

秋风多,雨相和,帘外芭蕉三两窠。夜长人奈何!

李煜的《长相思·云一涡》“秋风多,雨相和,帘外芭蕉三两窠”,写到这是一个秋天的雨夜,秋风本就催愁,而风催残叶、雨打芭蕉,把秋思烘托的更浓,更苦。

雨打芭蕉闲听雨全诗是什么?

而近代著名作家林语堂曾在听到雨打芭蕉时心生愁绪,于是就在芭蕉叶上写道“是谁多事种芭蕉?早也潇潇,晚也潇潇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