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标的意思
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:龙标的意思是地名。即今湖南省·黔阳县。指唐代诗人王昌龄。龙船竞渡时争夺的锦标。犹龙榜、龙虎榜。
龙标县的详细介绍如下:
龙标(lóngbiāo),唐代县名,县治在今湖南怀化洪江市黔城镇(原湖南黔阳县治)。龙标在今湖南黔阳县地。
历史背景:
晋武帝太康元年(28O),省辰阳县并入镡成,沅陵、舞阳大体未变。东晋因之。安帝义熙六年省镡成县并入舞阳县。舞阳县治迁于故镡成县。宋孝武孝建元年(454),分荆州置郢州,武陵郡改隶之。
齐,武陵郡移治沅陵。建元元年(479),舞阳县的“舞”加水旁,称潕阳县。天监十年(511),武陵郡开始分化,析武陵郡侨置南阳郡,以安置河南等地南下的流民,改辰阳县为建昌县,改潕阳县为龙檦县,此二县为南阳郡领县。
南阳郡治今辰溪县西北,建昌县治亦移此。尔后,分沅陵县置卢州,治今泸溪,据徐文范《舆地表》,卢州领南阳郡,郡领建昌、沅陵、酉阳、盐泉、龙檦五县。据辰州府志记载:龙檦县治在沅陵西南50里,以“城东有龙标山故名为龙标”,遗址尚存。
陈文帝天嘉元年(560),以州统郡,置沅州通宁郡,宣帝大建七年(575),州废改置为沅陵郡,领沅陵、辰阳、龙檦等县。隋开皇初,废南阳置寿州,九年(589)隋文帝灭陈,占领江南,改沅陵郡为辰州,领沅陵、大乡(含永顺)盐泉、龙檦、辰溪,计4l40户。
大业三年(607)改州为郡,辰州复为沅陵郡。贞观八年(634),龙檦县的“檦”改为“标”,以龙标置巫州,以巫山巫水得名,巫州治今湖南黔阳,并析龙标县置朗溪县,隶巫州。潭阳县,先天二年(712),分龙标置。